广东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管处副处长张育哲
政府采购信息报联合政府采购信息网举办的19届政府采购集采大会近日在北京召开,在监管·采购人(医院)论坛上,广东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管处副处长张育哲围绕如何提升政府采购政策效能分享了广东省政府采购的具体情况及自己的工作体会。
“政府采购是财政支出管理的一种方式,政府采购政策是财政政策工具的一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应当有助于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包括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也为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发挥提供了直接的法律依据。”张育哲分享了广东省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聚焦点。一是聚焦政策导向,扶持特定市场主体及产业。包括扶持特和支持产业。二是聚焦资金绩效,推广政府采购新模式。包括拓展批量采购业务范围、推广带量采购模式。
提升政府采购政策效能,广东省财政部门怎么做?张育哲用“处理好三对关系”、“发挥好四个作用”回答了这个问题。
明晰职责 理顺政采关系
政府采购应处理好哪三对关系?张育哲表示,一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采购政策是建立在市场竞争基础上,需要有完备的竞争程序作为政策实施的依托。但同时政府采购市场的大小,直接受到政府监管效能的制约。比如广东省集采目录的制定、限额标准的确定,直接框定了政府采购市场的边界。因此,我们既要尊重市场规律、推进简政放权,又要强化主体监管、明确运行规则。
二是要处理好扶持特定主体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关系。帮扶特定主体是否会破坏市场公平竞争,比如扶持中小企业,是否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相违背呢。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应当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背景下、侧重在创造公平营商环境方面而不是通过取消竞争来扶持中小企业的。所实施的扶持政策主要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环境。另一方面,也应当严格要求中小企业依法经营、依法参与竞争,遵守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其他主体也是一样的道理。
三是要处理好资金成本与使用绩效的关系。政府采购归根到底是财政支出。支出就要看绩效,而绩效就是政策功能发挥的效能。因此,一方面要将政府采购融入到预算管理的链条中,从前端采购预算编制、后端绩效评价、资产管理的角度综合考量政府采购效益。另一方面,在过紧日子、降本增效的政策背景下不断探索降低采购成本的采购模式。
发挥职能作用 提升政采效能
提升政府采购政策效能,广东省财政部门应发挥好哪四个作用呢?张育哲介绍,一是更好发挥政策措施的“牵引”作用。聚焦国家政策在广东省落地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从研究制定配套实施细则出发,围绕媒体宣传、监督指导、实施效果评估、反馈问题解决等各环节细化完善务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建立发挥政府采购政策的工作闭环。按照“全省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增强与地市财政部门的政策联动,提高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是更好发挥采购人的“主体”作用。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发挥有赖于采购人全面深入地理解政策精神和意图,并在政府采购工作中贯彻执行。要按照“谁采购、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强化采购人内部控制和绩效管理。加强对采购人的宣传培训,及时回应和解决采购人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采购人的政策落实水平。要强化信息公开,将落实政府采购政策的情况放置在社会公众监督之下,倒逼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自觉执行有关政策。
三是更好发挥采购需求标准的“关键”作用。加强采购需求标准体系建设,将有关政策功能定位和目标融入采购需求,是精准执行政府采购预算,发挥采购政策功能的重要抓手。广东省财政厅目前已出台《广东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相应文本模板,提升采购人采购需求编制能力;并根据财政部的部署,开展印刷服务、环境评估服务、房地产土地评估服务等三项采购需求标准研究制订工作,逐步形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体系,强化采购人落实政策的源头管理和刚性约束。
四是更好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助推”作用。加大力度推进“互联网+政府采购”建设,运用大数据进行信息挖掘和深度分析,及时评价政府采购政策发力效果,对采购文件、评审因素未落实政策,预留份额、合同签订未达到规定比例等问题通过红黄灯预警机制,加强实时监控和自动预警,为政府采购监管工作提供支撑服务,实现政府采购过程透明化、政府采购监管穿透化的新格局。